南通海安刘圩村:奏响富与美的协奏曲

来源:南通日报 2019/09/24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6





原标题:刘圩村:奏响富与美的协奏曲

早就听说南通海安曲塘刘圩村,是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前些天慕名探访,首先被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所吸引。焦港河如一条翡翠项链,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女贞、垂柳次第排开,一丛丛红叶石楠点缀其间;河坡旁边,翠色草皮成片。村民家门口的棕榈树,更是显出别样风情。

“既要富裕,也要美丽,这是村民们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刘圩村党委书记卢星明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协同考虑,就能达到相得益彰的好效果。”

正聊着,不远处“建国家庭农场”60亩梨园的丰收美景吸引了我们。农场主周建国乐呵呵地说,“我们引进的是日本‘五水一高’新品种,个头大、水分足、甜度高,销路好得很,今年每亩纯利有9000元!”他边说边掏出手机,“梨园全部实现现代化智能管理,以往10多个人干的活儿,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他在手机上点击了中华智能水肥设备云助手,选择2号水泵开关按钮,瞬时,安在地里的25000个滴灌喷头就“步调一致”地开始喷水。前不久,在海安农委的指导下,老周还在“微店APP”上开了家名为“建国农场”的网店,刚刚上线不久,销售额就已经有了5.4万余元。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优选农业项目,像‘建国家庭农场’这样的项目,在实现高产出的同时,还能美化乡村环境,更能带动乡村旅游,这样‘一举几得’的农业项目才是我们重点支持的对象。”卢星明把心中的“生意经”娓娓道来,“目前,村里正致力于打造刘圩梨园特色经济带,通过把生态农业项目做精做深做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走出梨园,一条保洁船从焦港河面缓缓驶过。“目前焦港河的保洁工作已承包给第三方公司,真正做到了常态化、规范化。”卢星明说,“生态建设是村里当前的头等大事,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刘圩村招商引资的‘法宝’。”仅去年,就有黑马森田、冠猴智能等8家亿元企业成功落户。

打造一流生态环境,刘圩村下了狠功夫。刘圩村争取到3800万元的省级专项基金,对焦港河实施了三年整治计划。自2017年以来,共计拆除附房65户、面积2600多平方米,清理草堆86座,搬离杂物500多处。目前焦港河驳坡和绿化工程已全部竣工,进入到长效管理阶段,“绿色刘圩”已经初具模样。

“我们村是工业大村,企业多,抓好环保工作是个硬任务,绝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卢星明带着我们来到了村里的老牌亿元企业——南通双弘纺织探访。

双弘纺织董事长吉宜军介绍,双弘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仅去年就投入近亿元对传统纺纱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公司设立节减部,专职负责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开发、推广、应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多种节能项目入列中棉协节能减排技术及创新应用目录,被评为中棉协节能减排创新型企业,还通过了市级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审核。去年,公司吨纱耗电为3680kwh,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双弘不但实现了节能减排,而且提升了产品档次、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收获了2018年度南通市“市长质量奖”的荣誉。

刘圩村村民到底有多富?临行前,我们忍不住问卢星明。一旁的村民李利根抢话道:“人均纯收入在35000元上下,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他还现编了一段顺口溜,引得众人大笑,“焦港河边吹吹风,建国梨子蜜蜜甜,大家收入年年高,日子惬意又自在。”(黄凯 李彤)









(责编:萧潇、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