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峰会现场。峰会组委会供图
人民网南京11月12日电(耿志超)11月11日上午,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官员、国际知名机构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经济学家、江苏省和南京市领导以及国内外院校、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等近1600人齐聚南京,共商知识产权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创新。
与往届相比,本届峰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包含1场主论坛、5场分论坛。主论坛围绕“知识产权与开放型经济”进行研讨与分享,5个分论坛则分别从知识产权金融、保护、运营以及推动区域发展的维度进行探索与研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手段。”开幕式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秋林发表讲话,他表示,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同时也是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活力较强的科教大省,一直以来,江苏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目前,围绕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江苏省已制定出台了知识产权十八条等政策措施,并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扎实推进南京、常州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司法的工作机制,有力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底,江苏省专利申请量累计突破500万件,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526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28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代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本届峰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他说,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授权,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
本届峰会的主题为“知识产权与开放型经济”,而如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和引领作用,自然也成为了参会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才能够激励创新。他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同全面发展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交汇,科技创新、知识创造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的创建市,南京将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生产总值超过了1万亿,连续十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运行稳,自身强,后劲足,高质量,正在日益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第四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自201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已成为江苏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深化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共建长三角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签约仪式,并发布了《中欧计算机实施发明研究报告》。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吴汉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柳平,高通副总裁Mark Snyder,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等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发表了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