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创建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通过2至3年努力,初步形成管理高效、发展繁荣的网络市场新生态,促进全市网络经济集聚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搭建新平台、提供新机遇。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的。
近年来,电商、微商快速发展,仅叠石桥地区就集聚电商2万余户,网上交易量占实体商铺销售总额20%以上。依托丰富的货品资源和大规模加工优势,国内众多知名家纺品牌电子商务业务板块将办公及仓储地点设置在叠石桥市场及周边区域。电商的高速发展让“互联网+”模式备受传统行业青睐,突破电子商务民间自由式发展瓶颈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十分必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顺势而为,海门于去年起,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在海门工业园区先行先试。今年海门以叠石桥家纺地区为重点,将创建向海门全域拓展,充分发挥叠石桥家纺、麒麟红木、海门山羊肉、特色农产品、海产品等地方优势,引导特色行业微电商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性自律自治,共同构筑全市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全域创建的基础。
今年海门实施10项工程,推进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全力培植电商快速发展的“沃土”。由行政审批局牵头,率先在海门工业园区全面构建和持续优化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尝试整合注册登记、税务、海关、公安出入境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实现家纺电商电子政务一条龙服务,并逐步向全市推广,畅通高效便捷的电商创业通道。创建重点区域海门工业园区出台奖励办法,从用地、税收、补贴、奖励等方面引导扶持电商企业发展。推进家纺电商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到今年底,海门工业园区建设电商配套物流项目3至5个。加大线上产品监管力度,推行家纺“质量合作社”管理模式,发布《质量合作社公约》和《质量承诺》,实施“六统一”质量提升方法,促进家纺产业质量提升。探索建设“一中心五体系”,以叠石桥市场为重点,推进网络市场服务中心、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网供商品质量监测体系、诚信经营综合评价体系、电商行业自律体系、电商交易维权服务体系建设。市监局以叠石桥市场为重点,开展家纺产品等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净化网络市场消费环境。依托市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机制,逐步建立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信用奖惩联动监管新模式等。
据介绍,通过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将加速转变传统特色产业与专业市场电商融合发展体系,有利于营造开发开放、竞争有效、规范运行的网络营销新环境,促进全市特色产业与专业市场的持续、健康、繁荣、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