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到清江浦区农垦运输宿舍采访,只见新铺的两米宽水泥路一尘不染,路边的绿色植被为小区增添了无限生机。说起过去的居住环境,小区业主朱虎直摇头,“有些房子都30多年了,路面破烂不堪而且太窄,管道老化堵塞,一下雨水就漫过路面,大家意见很大,你看现在这环境,住着舒服多了”。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安居建设工程,也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促进城市建设、事关发展全局的系统建设工程,只有用科学理念和战略眼光来整体谋划,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清江浦区区委书记仲凤笔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共实施9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入6000万元,目前己竣工项目84个,还有14个正在扫尾,其中屋面维修面积21万平方米,道路维修9万平方平,污水管道铺设2.2万米……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在清江浦区,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回应关切——群众诉求是“第一信号”
“大叔阿姨,咱们小区进入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啦,你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这次一并都给大家解决了。”今年4月初,一场特殊的“听证会”正在石塔湖小区举行,这是小区业委会主任曹军华向居民询问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
“咱们小区的车棚这次能不能修修呀,一刮大风就摇摇晃晃,让人胆战心惊”,在大家对路面、下水、屋顶改造提出意见后,社区居民纪志花的话立刻得到更多的呼应。小区广场上的消防栓同样是居民关心的热点。“消防栓在广场中央,车辆经常会撞到,老人锻炼、小孩玩耍经常被绊倒。”纪志花接着说。
据了解,为又好又稳开展整治工作,清江浦区全面摸排辖区老旧小区基本情况,向居民征求意见建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排定2016年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制定改造方案和步骤,确定石塔湖、华美、肆牌楼等98个老旧小区为今年的重点整改对象。
评判效果——百姓感受是“第一标准”
石塔湖小区里装了高清监控探头,和公安监控平台联网,实现了监控无死角,治安大为改善。小区的汪祝山对此非常感慨,他认为这次老旧小区改造是小区二十年来的最大变化。“现在安全多了,很少有人再跟我说电动车的电瓶又被小偷拎走了”。
道路坑洼积水,排水管线堵塞,脏乱差问题突出,配套设施不完善……时光变迁,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早已在岁月的磨洗下越发“颓废”,数十年前配套的基础设施也满足不了市民对幸福生活的新需求。
据了解,清江浦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10多项,道路坑洼积水、排水管线堵塞、化粪池外溢、消防通道不畅、路灯破旧、监控成“摆设”等等均都在榜单之列。同时,将较窄的消防通道拓宽达标,将原有的数控监控提升为高清化监控,并与公安机关端口实现对接,部分路灯、落水管更换成新,化粪池、下水道全面疏通,实施绿化提升工程,让居民免受空气难闻、虫害较多的苦恼。
常态长效——和谐惠民是“第一目标”
采访中,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街道有多个单位生活大院因为推向社会、缺少物业服务导致环境脏乱差,居民投诉多。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中,街道办按照“政府补一点、居民出一点、经营设施收一点”的思路实施基本物业服务。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吴东说,按照政府指导价来收取费用,小区居民十分配合,小区管理水平大大提升。
有同样感受的,是清江浦区机关一号大院的居民们,“小区违章搭建少了,乱堆乱放少了,环境变更好了”。曾几何时,因部分业主不缴费,小区无法支撑物管服务,造成了恶性循环。在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整治重,由社区党员干部、个体老板、普通党员、业主代表组成的机关一号大院业主委员会成立了,不久,小区内会所闲置多年、室外健身器材破损无人维修等问题,在社区和业委会共同努力下得到解决。
探索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是清江浦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看重的关键点,一方面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老旧小区矛盾集中,物业公司也不愿进入。面对诸多矛盾和问题,清江浦区把建章立制作为着力点,把机制惠民作为“第一目标”,完善已有改造方案,建立健全新的整治机制,通过责任具体化、行为标准化、监督社会化,力促每项制度都能落实到位、形成常态,使问题解决不是“割韭菜”,而是“连根拔”。在做好整治提升的同时,该区积极启动居民自治,落实小区的常态长效管理,全力为老旧小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