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第六届花木节开幕式现场 闫峰摄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创造美丽生活;以绿兴业、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双赢。9月29日,第六届中国·沭阳花木节开幕了。
作为首批“中国花木之乡”的沭阳,其花木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约占江苏省的1/5、全国的1/20,拥有五大类、3000多个花木品种,年实现花木销售额突破百亿元。不仅如此,沭阳县还拥有以花木经营为主的农业网店3.5万家,带动28万农民发“花财”,涌现出省级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乡镇3个、“中国淘宝镇”4个、“中国淘宝村”41个,“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沭阳农业电商品牌已经形成。
泥土里长出来的淘宝村,需要输出全国“墙外开花”,也需要就地扩散由点到面,打破县域范围内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带动农业升级、农民致富、农村变样。这里发生的每一步,都展现着沭阳花木产业动人的花样年华。
品类升级培育示范大项目
初秋时节,位于沭阳县陇集镇的俄乐岗彩色苗木培育基地,色彩斑斓,各种颜色的植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该基地共栽有高颜值的进口彩色苗木168种、30余万株,种植大规格彩色树种8万余株,年销售额将超过亿元。刘集镇的江苏金海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800亩基地里,栽植了红巴伦、白兰地、斯普伦格及香雪海等高档花木,更是多达百余万株。
从绿色到彩色,从地栽到盆栽,从苗木到家庭园艺,从家庭经营到规模企业,从全民触网到全民网红,沭阳花木产业的重心在悄悄切换。
近年来,当地依托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大数据,紧跟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加快花木新品种引进推广和低端苗木去库存,推动花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擦亮特色标识,着力打造高质量农业的“金字招牌”。全县花木产业已由过去的主要繁育绿篱灌木、大规格苗木品类,向造型类花木、草坪、树桩盆景、水生花木、盆栽花木、草本花、水培、多肉、鲜切花等新兴品种转型。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无论新技术还是新业态,必须通过创新先锋的示范、说服、传播,才能扩散成为燎原之火。”沭阳县长彭伟说。为此,沭阳大力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扶持规模基地、设施园艺、花卉苗木新品种引进推广、农旅结合等项目,突出加快花卉苗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目前,该县拥有省内首家上市花木企业——苏北花卉,以及三叶园林、苏太花木、金海棠花木、挚信花卉等一批大型花木种植企业,其中单体种植面积超1000亩的花木企业(大户)25户,超3000亩的5户,三叶园林、苏北花卉单体种植面积则超过了1万亩。
产业“蛙跳”扩大创富覆盖面
钱集镇位于沭阳最南端,是省定重点帮扶片区。地理位置偏僻,过去这里一直与花木电商“绝缘”。
2017年11月,苏北花卉在钱集镇流转了710亩土地,建设达之康多彩苗木基地。基地负责人钟飞介绍,县里引导他们到钱集投资,镇里提供物流发货区,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在达之康多彩苗木基地,50多名园艺工人忙着把种苗栽入花盆。“一毛钱一盆,我一天能装1000盆。”钱集镇效佐村村民赵红英告诉记者,她原先在家闲着,现在来基地打工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她还计划着自己开苗圃当老板。
紧挨着达之康基地,钱集绿植电商产业园同样由当地花木电商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占地245亩,设置有电商孵化区,首批计划孵化50名花木电商。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表示,他们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领,推动花木产业就近扩散,让花木电商“蛙跳”到更多乡镇,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据了解,沭阳县近年抢抓245省道开通、205国道改线的契机,鼓励沿线乡镇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花农到扶贫片区乡镇租地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现在,沭阳县土地流转面积115万亩,其中花木产业占比达到36.5%。面对花农资金不足问题,沭阳先后创新阳光信贷、电商贷、支书贷、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全面推行两权抵押贷款,积极开展苗木质押试点,有效解决了花农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可供大货车进出的水泥路、高标准灌溉管网、高速光纤网络……耿圩镇政府投资1200万元,配齐基础设施,使这里成为孵化创新的摇篮。其占地500亩的多肉植物培植园早已满额入驻35家花木电商,去年实现网上销售4000余万元。目前,该镇多肉种植面积达3000亩,年产值2亿元,带动2000多人就业创业。明年,一个集农业、旅游、养老等为一体的高档休闲度假旅游养老田园综合体项目也将在耿圩镇开工建设。
诚信提升让品牌更闪亮
“各位老铁,看看咱家这些花的造型,再看看这些盆景的品相,买不买没关系,喜欢的点点关注。”在新河镇周圈村,有一位“农民网红”仲春梅,经常头戴宽边缀花遮阳帽,在花丛中不停地穿梭走动,变着法地直播介绍自家花店的“宝贝”。花农紧跟潮流,网上直播卖花木,这是花乡沭阳的新时尚。
“直播使农村电子商务的环境更加规范,诚信经营的风气随之越来越浓,沭阳电商的品牌形象也越来越闪亮。”沭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国安说,上半年该局共受理处理投诉31件,同比下降92%;另据阿里反馈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涉及沭阳网络交易投诉仅3件,同比下降88%。
沭阳花木电商发展迅速,其中淘宝上20%的花卉苗木类卖家都集中在沭阳。为牢固树立花木之乡的品牌形象,沭阳县加快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了三大行动:线下“春风”行动,对花木种苗经营主体登记造册,签订诚信承诺书,约谈违规网店,全力净化产品货源市场;线上“绿盾”行动,发挥1000万元的网络交易诚信专项资金作用,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促进网络创业规范化发展;花木“亮牌”行动,鼓励花木经营户申报注册商标,创办知名商标、著名商标。
“诚信才能立身立店。”这是沭阳花木经营户的普遍共识。新河镇“花丛中的小女孩”店主史长坚创新“苗木防伪锁扣”,挂在每棵果苗上,由此确保每一件售出的产品都可以追根溯源。坚持自产自销,保障产品品质,也让史长坚的网店深受买家好评,他的店铺未发生一例因产品品种、质量问题引发的交易纠纷。他的基地培植无花果苗和桑葚苗有20多个品种,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20多人就业。
一批批沭阳花木搭乘网络快车卖向全国各地。今年1-8月份,沭阳县快递发货量1.17亿件,增长47.4%,这意味着平均每秒就有5.58件快递从沭阳发出。
记者从沭阳县农委获悉,该县正在围绕花木产业提档升级着手实施花匠千人培训计划,重点培育盆景制作及养护,盆景造型培育、插花艺术、编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一场全新的花木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沭阳兴起,引领沭阳花木产业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