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国有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67亿元,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06项、省级项目404项,有721项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实施“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先后赴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金融、文化等领域专场招聘会,引进高端人才和项目团队,五年共引进、聘用和培养各类人才万余名。
到目前为止,江苏农垦已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江苏省盐业集团已拥有省级以上高级专家1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专家9人。
同时,江苏国企做大国有创投平台,支持企业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及创投基金,加快建立各类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和网上众创空间;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提高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投资比例。仅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就累计投资科技型企业700多户,助推108户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从改革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入手,江苏省国资委明确“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全额视同利润,不受管理费用总额限制”“企业市场化聘用特殊人才薪酬不纳入省属企业本部工资总额预算范围,经审核同意后据实列支”,有效调动了企业创新积极性,要素资源不断流向创新关键领域。
2016年,徐矿集团公司下发了2016年技术创新创效指标通知,分解了1亿元指标,全年确认完成技术创新创效项目594项,技术创新创效13812.02万元,超额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