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政策引导 江苏扬中打造产才融合新高地

来源:金山网2017/11/14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9

“无论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在一呼百应都可以找到所需的成品、半成品、原料、配件等供应链产品和优质供应商,一年订单有600多亿元……”9日上午,江苏大印电子商科技公司总经理黄长军与扬中新型企业家专题研修班的50多名学员一道来到广州一呼百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回到岛城家中,已是深夜,这位扬中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仍被广东这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交易平台所深深折服,陷入深思。

这是扬中重视本土企业家培养计划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为契机,强化人才引领,“千人计划”专家从1人增加到28人,省“双创计划”专家从24人增加到78人,镇江“331计划”“金山英才计划”从18人增加到93人,“江雁计划”从25人增加到205人,高精尖人才和本土企业家等各类人才总量达5万人。先后9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连续四年入选“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市”,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第1名。

学习培训是“产才融合”的一个重要内容。扬中民营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绝大多数,新生代企业家接班能力普遍不足,企业也缺乏足够的转型升级动力和判断水准。扬中组织的这次新型企业家研修班成员主要是扬中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拟上市企业的企业家以及“创二代”等新型企业家,通过在井冈山理解信念教育、中山大学创新能力培训,让企业家吸收新的管理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黄子来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党委政府要通过搭建具有较大影响的聚才活动平台,进一步培养本土企业家的学习和创新意识,加快本土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

政策引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了激励提档升级、支持境内外上市、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人才(团队)到扬中创新创业,扬中今年将此前分散各部门的各类激励政策、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出台了《关于聚力创新、加快转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意见》在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提升发展质效、拓宽融资渠道、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奖励标准与奖励金额。

大力引进和培育金字塔塔尖人才。针对此前不少企业反映,高层次人才“待不住、留不了”现象,扬中出台多项政策,把常在嘴上说的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服务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并为人才享受医疗、交通、娱乐等服务提供最大便利,让人才干得“舒心”、留得“安心”。扬中经开区还延伸人才工作“服务链”,强化人才招引全过程服务,降低人才创新创业制度性成本,提高人才创新创业成功率。他们整合人才服务政策,建立人才项目全过程服务网络,为省市人才计划入选者提供专人服务、跟踪帮扶,协调解决工商、税务、环保、土地等审批手续。据统计,目前,扬中拥有企业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8家和42家,实现了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8%,各类人才总量达5万人。

以“TSQ” 项目解决企业创新难题。TSQ技术是扬中与国家工信部合作的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找出阻碍企业发展的“异常指标”,并提出个性化具体解决方案。目前11家企业已完成整改,关键零部件的管控率达到98%以上,返修率在原来基础上平均降低了30%,管理水平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以“智能电气大赛”选拔高精尖人才。今年8月,扬中联合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单位,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智能电器双创大赛。活动重点邀请历届大赛智能电气及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和团队,通过“赛一赛、评一评、晒一晒”的方式选取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与扬中大全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市场、技术、资本方面的对接,并利用智能电气和光伏新能源的成熟市场优势,通过资金奖励、政策扶持,实现强强联合、资本、技术、人才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