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我们将在全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机关作风专项整顿工作,通过机关作风大整顿,实现工作效能大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5月29日下午,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铿锵有力的话语,宣告泗阳县新一轮机关作风专项整顿活动即将开启。
在当日召开的泗阳县机关作风专项整顿大会上,该县通报了4家单位、17名机关干部在生态环保工作中的不作为案例,这些不作为现象无疑成为引发泗阳新一轮机关作风专项整顿的导火索。
泗阳县纪委印发的《泗阳县机关作风专项整顿工作方案》显示:该县机关作风专项整顿的目标任务是通过机关作风专项整顿,严肃查处机关单位及党员干部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促使全县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该县机关作风专项整顿侧重从三个方面问题入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过问、不处理或推诿扯皮;不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规定,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沓;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法定职权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不讲规矩、不按程序办事,增加办事环节、提高办事门槛、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
政治意识、纪律意识不强问题。对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重点项目实施传达不及时、贯彻不得力、落实不到位、应付差事;口无遮拦、妄评乱议、诬告中伤、散布谣言造成恶劣影响。不按规定作息时间上下班,无故迟到、早退、脱岗、旷工;离岗外出不按规定请假报备,与单位失去联系;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无视值班纪律,不执行值班制度;工作日午间饮酒或在执行公务、值班、公务接待、商务接待期间饮酒。
违反群众纪律、廉洁纪律问题。对群众感情不深,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接待办事群众语气生硬、态度傲慢,让服务对象办事来回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违规出入娱乐场所、公款大吃大喝;利用职权和职务便利,让管理服务对象、下属单位安排消费、报销费用,为亲属朋友或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业、承揽工程(项目)谋取不正当利益。
为了确保机关作风专项整顿取得实效,泗阳县还从严制定了5项工作举措: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请假报备和带班制度,开展“群众不满意窗口”评议活动,发挥“作风建设监督员”作用。
开展“群众不满意窗口”评议活动,是该县此次机关作风专项整顿的一大亮点。该县纪委监委将从2018年6月起,向排队办理业务的群众发放群众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末,由县纪委监委会同县政务办梳理群众投诉、举报处理、监督检查等情况,评出“群众不满意窗口”,通过县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清廉泗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布,并视情约谈窗口工作人员、首席代表、后方单位主要负责人。情节严重的,县纪委监委将启动问责机制。
泗阳县此次机关作风专项整顿活动,从2018年6月1日开始到2018年8月31日结束。活动分为“宣传发动、学习教育;查找问题、边查边改;建章立制、总结提升”三个阶段进行。为此,泗阳县纪委还专门印发了《泗阳县机关作风专项整顿工作方案》,要求全县各机关按照机关作风专项整顿的要求,认真对照机关作风专项整顿活动的内容,通过个人自查、单位自查、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深入查找本单位及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
对在机关作风专项整顿中发现的问题,泗阳县纪委监委将以追责的方式,采取重点约谈、严肃问责和“一案双查”等措施,以此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增强机关干部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激发机关干部工作热情,为泗阳“六个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张耀西 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