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宿迁热电公司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维护宿迁碧水蓝天 担当央企社会责任

来源:宿迁新闻网 2013/11/18 发布时间:2020-10-22 浏览量:74

宿迁新闻网讯 2009年以来,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围绕打造“绿色环保、本质安全、央企标杆”现代化电厂目标,积极响应宿迁市“蓝天工程”,筹资近5亿元用于热电联产、节能环保投入,取得显著成效。配套建设供热管网48公里,累计向工业企业供热248万吨,关停小锅炉44台,节约标煤38万吨;上马氨法脱硫系统,减少SO2排放6.5万吨;果断实施低氮燃烧器改造,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500吨。

【企业简介】

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地处宿城区洋北镇,属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央企业。该公司一期2×135MW火力发电机组,是江苏省第十个五年计划批准建设的火电工程项目,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支持苏北经济发展,完善宿迁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于2003年底动工兴建,两台机组分别于2005年2月27日、6月29日投入商业运营,是宿迁市目前惟一的统调电源点和最大的热源点。

热电联产———提升了宿迁工业文明程度 

该公司认为,统筹好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关键。作为宿迁市惟一的统调机组,该公司首要定位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热电联产的道路。

迅速实施热网建设。2009年7月,该公司开始着手实施热网建设,至2010年底总投资近2亿元,仅用一年半时间建成三期总长48公里的管网,供热覆盖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宿城经济开发区、洋河新区和宿城区洋北镇区等四个片区约300平方公里。其中单线管网长达24公里,创全国蒸气供热最长距离纪录。供热管线全面投运后,优良的蒸气品质、安全稳定的供气、准确的计量,优质的热网服务,赢得了用户信赖,热用户数量、供热流量不断实现新突破。2010年,热用户16家,供热流量30吨/小时,全年供汽量10万吨;2011年,热用户32家,供热流量89吨/小时,峰值流量120吨/小时,全年供气量61万吨,用户数量增加一倍,供气量增加6倍;2012年,热用户43家,供热流量118吨/小时,峰值流量突破170吨/小时,全年供气量达83万吨;2013年,截至10月底,热用户发展到48家,供热流量达到160吨/小时,峰值流量突破260吨/小时,供气量达到94万吨,预计全年供热总量将突破116万吨,热电比达到58%以上,机组总热效率达到46%以上,超越了热电联产机组的必要条件。

注重提升供热能力。在供热流量增加的同时,该公司注重不断加大机组供热能力提升改造力度,单机供气能力由80吨/小时发展到210吨/小时,双机供气能力达到了420吨/小时,创下全国同型机组供气能力最大纪录。与此同时,本着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该公司还从供气质量上下功夫,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了300吨/小时的反渗透(RO)技术食品级化水处理设施,水中溶解盐类(含重金属)、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去除率高达97%-98%,高质量满足洋河酒厂等食品企业生产工艺对水质的需要。进一步拓展供热范围。根据供热发展规划,该公司近期还将实施洋河酒厂、洋河新区复线以及洋河酒厂新建车间、白酒酿造产业集聚区、生物科技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供热管网建设,规划投资1亿元,规划实施后,向洋河酒厂和洋河新区的供气能力将达到400吨/小时以上,全面满足洋河酒厂和洋河新区的供热需求。

由于高质量稳定供热,该公司被江苏省经信委认定为热电联产企业,成为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列入省统调排序优先机组行列。该公司逐步扩大的供热管网,解决了诸多企业的集中供热问题,为宿迁的蓝天工程作出了贡献,供热范围内,不见了随意排放的小锅炉,改善了空气环境,贯穿于各企业之间的供热管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提升了宿迁市工业文明程度,而作为工业企业配套设施,又为城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搭建了基础平台、创造了必备条件。

脱硫脱硝———维护了宿迁蓝天碧水 

建设绿色环保发电厂,满足环保各项指标,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作为中央企业应尽的责任。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自我加压,高标准、严要求地相继加大环保投入。

不断加大脱硫改造投入。近年来,该公司围绕脱硫累计投入1亿余元。2009年,投资6000万元建成投用氨法脱硫装置系统。系统利用氨法脱硫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大容量(300MW机组等级)的氨法脱硫工程,脱硫效率大于95%,脱硫副产品硫酸铵化肥,完全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年产硫酸铵化肥2万吨。2013年,该公司投入4500多万元实施脱硫“一炉一塔”改造,并出于央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取消临时烟囱,额外增加1000多万元对原烟囱进行钛钢复合板内筒改造,恢复原180米高烟囱。

高标准实施脱销及电除尘改造工程。围绕机组脱硝改造,该公司将累计投入1.75亿元。2011年,投入2300多万元,实施#1、#2锅炉低氮燃烧器技改项目,使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200mg/Nm3以下。近期,通过技术专家评审,拟于2014年上半年投资1.52亿元,对两台机组实施脱硝改造和电除尘改造。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3,烟尘浓度小于20mg/Nm3,SO2浓度≤50mg/Nm3,机组排放将达到苏南重点地区排放标准。改造方案预留了深度提效空间,烟尘浓度可控制在5mg/Nm3的燃机标准。

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严重雾霾天气频现,大气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该公司正以“机组排放指标达到清洁能源机组的标准”、避免走“苏南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实际行动,勇于担当起维护宿迁碧水蓝天的责任,为宿迁“五城”同创尽力尽责。

综合治理———体现了企业本质安全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是国电宿迁热电长期以来的追求。为了保证机组稳定运行,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该公司本着“超前预防、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绿色环保、本质安全、央企标杆”的目标,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工作。

细致开展综合整治。围绕企业内外综合治理,该公司累计投入6000万元。按照现代发电企业“安全、文明”双达标的建设标准,选择了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并在行业内有知名度的建设及监理单位,设置了技术专业组,实施全过程安全把关,为安全稳定发电供热奠定了坚实基础。治理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全、专业跨度大,该公司全员参与,周密考虑,协同配合,从项目确立、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工艺质量验收都完备方案,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整治过程中,该公司始终把握“安全第一”的理念,细化制定各项措施,在运机组治理项目实施全员跟踪把控,严防死守,杜绝了不安全事件发生,保障了机组发电供热与治理工作两不误。经过全面系统治理的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工作现场整洁有序,企业面貌焕然一新,机组安全运行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积极推进发展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供热能力,更好地为服务于宿迁地方经济发展,该公司正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着力开展二期两台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争取工作,今年5月21日,项目已由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待批复。规划两台燃气机组项目进展有序,今年3月12日,宿迁市政府、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国电江苏公司在北京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气源已落实,正在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

做一个负责任的中央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于地方节能环保事业,是该公司“严格、高效、正义、和谐”企业理念的根本体现。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下,承载着维护宿迁碧水蓝天责任的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正以坚定的信念、广阔的胸怀、发展的眼光、务实的行动投身于宿迁大地,为宿迁经济和环保作出积极贡献。(田庆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