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民生三感”

来源:宿迁网 2017/11/12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量:24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宿迁强化民生改善,坚持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发展过程让人民参与、发展成效让人民检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民生三感” 

宿迁网讯(记者 程大伟 通讯员 任建玲 刘念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并从七个方面对民生改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宿迁决策者深知,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解决了一大批民生热点问题,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面对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重了。

市委书记魏国强在10月27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掷地有声地提出,必须强化民生改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这一主题,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大力度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除了提升“民生三感”,会议还提出了这样的承诺:发展成果要让人民共享,发展过程要让人民参与,发展成效要让人民检验,努力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电商富民、实事富民、扶贫富民“六大富民工程”,做大社会财富“蛋糕”,千方百计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去年,公司的销售额达2487万元,今年突破3000万元没有问题!”宿迁奇瓦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老板邬国园说,该公司主要依托网络经营装饰画,他现在还担任宿城区王官集镇尹黄村村委会副主任,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包括奇瓦丽电子商务在内,宿城区现拥有网店近两万家。宿城区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区创业办主任周立法介绍,为了深入推进创业富民,今后将加大产业升级步伐和人才引培力度,深化与省内高校合作,培养更多网络运营、设计装修、售后服务等紧缺人才。

在我市,创业品牌活动的开展也是推进创业富民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弘扬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宿迁市“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宿迁市第四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自11月4日启动以来,截至10日11时30分,已有9570名选手参赛,必将再次掀起创业富民新热潮。

倾心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宿迁发展的主旋律。以办好“医教水住行”“法访文保收”等民生实事为重要抓手,我市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广大群众正在共享发展成果,分享好民生“蛋糕”。

出台《关于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为97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住院费用中医保报销部分实行先期预付,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一站式”结清医保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目前,已为市区77家医保定点医院预拨预付资金626万元;为我市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发放5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购房券,已为26人兑付首批购房券102万元;在80余家企业中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95万人……

细数年初以来市人社部门实施的一系列民生创新举措,市人社局局长孙登怀说,今后将继续全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谈及就业创业、社保、人才等工作,他表示,市人社局将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广电商就业“扶贫行动”,建设“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等,年底前,将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帮助2.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展城乡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建成县级创业(示范)基地84家;推进社会保险“幸福行动”,实现“五险”扩面新增30万人次,基金征收45.04亿元,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6500人次,加快“互联网+社保”工程建设,丰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大计划”,精准开展“人才招引进校园”活动,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创新建立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力争取“两资”改革全国试点,完善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持续深化“两资”改革,推动人社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

坚持发展过程让人民参与,我市始终做到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更善于广泛团结群众,通过深入开展“三进三帮”大走访、“三服务三促进”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大程度凝聚发展合力。

“老葛,我来看看你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沈局长,俺现在对脱贫更有信心了!在你的帮助下,俺儿子和儿媳妇都到大厂里上班了,居委会也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俺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了!”……近日,市审计局局长沈家山再次来到结对户宿城区蔡集镇集南居委会居民葛传刚家中,送去肥料、御寒衣物,并商讨下一步帮扶措施。

这仅仅是我市“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中的一个生动剪影。自去年底开展“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以来,我市突出精准设计,聚焦问题化解,助推强村富民,立足常态长效,推动全市各级干部深入一线访民情、查民需、解民忧。截至目前,各级干部累计排查问题6.3万个,已解决5.8万个。各挂钩联系单位计划实施帮扶项目4587个,现已实施项目3607个,为乡村发展、群众增收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全力回应诉求、提升活动成效。”就今后如何更加深入开展“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王德鹏提出了“四再”:常态联系再巩固、聚焦难题再发力、活动态势再保持、督查考核再严格。

王德鹏表示,将按照“1+1+N”机制要求,全面夯实干部走访责任区,常态收集问题、反馈问题;督促各地、各部门建立群众反映问题定期专题会办制度,各挂钩联系单位对问题解决情况全程留痕并实行销号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学习先进典型,始终保持浓郁的活动氛围;始终将督查督办紧紧抓在手上,加大督查力度,将督查重点放在走访覆盖率、问题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上,推动大走访扎实有效开展。

坚持发展成效让人民检验,我市始终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尺度,做到老百姓需要什么、期盼什么,工作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特别是对于群众不满意的薄弱环节,我市各地、各部门通过认真梳理、总结分析,举一反三、对症下药,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加快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其中民生富足的幸福公园暖意氤氲、建设正酣。始终坚持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发展过程让人民参与、发展成效让人民检验,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必将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