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用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来源:宿迁网 2020/10/12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量:24

宿迁网讯(记者 高云龙)“企业只有保持创新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在宿迁10年时间,凭借着不懈的创新与研发,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不断突破,现已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高端纳米镍粉制造企业。

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经济赖之以盛,博迁新材料是宿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效的缩影。近年来,宿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树牢“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意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问题补短板,精准发力促提升,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发展,以科技赋能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载体给力,激发创新活力

去年,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手性药物反应与分离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获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实现宿迁市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借助研发能力的提升,企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江苏省复合涂层功能膜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再次荣获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立项,也是今年苏北唯一获批的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立项。

作为企业开展研发的“躯干”,宿迁始终把构造创新平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从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发展出发,积极打造科技综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催生科技创新之花。

围绕高标准推进科技综合体建设要求,宿迁创新探索科技综合体股份制、理事会制等市场化运营模式。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与中科文化科技发展(常州)有限公司采取股份制成立江苏筑梦小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筑梦小镇科技综合体,这是宿迁市第一家采取股份制的市场化运营机构,现已入驻网易文创中心等科技项目23个。当前,宿迁备案科技综合体已达20个,引进市场化运营主体6个,运营面积达6.67万平方米,入孵科技型企业超300家,创新活力迸发。

与在全市布局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综合体同步,宿迁还围绕园区提质增效强化科技载体建设,推动市级各类项目、资金、服务等资源向宿迁高新区集聚,集中力量做强宿迁高新区,进一步发挥园区创新载体功能。

“去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60%。”宿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及帮扶下,宿迁高新区承载科技型企业成长能力越来越强,现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

今年,宿迁高新区又获批省级创业孵化类特色基地,这也是宿迁首次获批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项目。

引培并重,壮大创新主体

9月1日上午,随着一声锣响,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宿迁市首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这家企业的“长大变强”,正是宿迁深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紧盯源头培育、能力提升、优化服务等关键环节,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扩量提质的又一重要成果。

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为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宿迁实行梯队培育,通过建立“专人跟踪+专家辅导”的工作网络和“专题培训+难点突破”的服务模式,对培育期企业“一企一档”实行跟踪服务和分类指导,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取得实效。

今年1至7月,宿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94家,较上年同期增长73.7%;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等工作已完成,拟推荐入库278家,同比增长30%。此外,宿迁今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62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13%,预计全年申报330家以上。

为进一步拓展科技型企业成长空间,宿迁还制定出台“科技创新40条”“高新区12条”等创新激励政策,并加大政策兑现力度。近期,已为全市87家企业兑现2019年度市级科技创新券1200万元,累计带动企业创新投入超亿元。此外,苏科贷资金池已突破6000万元,已为232家企业发放贷款14.89亿元,支持各类研发项目533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大培育力度的同时,宿迁围绕“高校(院所)研发、宿迁转化”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工作,已成功举办2020宿迁(南京)科技招商推介会暨中国宿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南京城市赛、宿迁杭州投资环境说明会暨人才科技恳谈会等活动,积极对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内外知名企业50余家,引进科技成果(项目)132项,力争三年招引科技型企业突破1000家,引培并举,壮大宿迁科技创新主体。

集成服务,优化创新生态

去年以来,宿迁在前期推动中介机构服务企业的基础上,利用高企协平台开展了“科技服务进千企”活动,组织各地科技部门联动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找准企业实际需求,抓住企业关键人员,突出服务专业质量,将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服务进千企”活动,是宿迁围绕补政策短板和强主体培育,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宿迁着眼于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完善、专业的技术服务,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在此基础上,宿迁正制定《宿迁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和《宿迁市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特点和方向,在集聚区(特色基地、示范区)、主体培育、从业人数、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等方面分别制定了发展目标,积极构筑创新新生态。

“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征求意见,修改完善这两份文件,力争10月底前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据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全市“强‘三真’、比担当”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全市科技部门正围绕做好科技创新的服务员,致力优化创新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加快企业和基层科技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工作转变、由面上管理向深入扶持转变、由零星支持向配套组合转变、由单一指导向策划发展转变。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宿迁将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准确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内涵,科学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积极推动“全市之力+市场竞争+正向激励”全链条创新网络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引领宿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