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故事

来源:徐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量:21

◎周东东

人的一生,有的波澜不惊,有的浪漫传奇。我的父亲周广永,就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四次大命不死的人。

“第一次时我跟你差不多大。”父亲绘声绘色地讲着,我拳头里攥满了紧张的汗水……

1938年参加革命的祖父,在日本占领的山东老家从事地下工作。当时,一些情报常通过年幼的父亲送往根据地。一次,日军即将进山扫荡,祖父把装着糠菜窝窝的筐子交给父亲:“这15个窝窝里有一个藏着情报,你要用生命保证一个不少地送给山里首长。”

父亲一路通过各种盘查,黄昏时意外碰到一伙鬼子和伪军,牵着汪汪乱叫的东洋狼狗。父亲清楚记得,前几天送情报的老交通被鬼子抓住,狼狗把他撕咬得只剩骨头架子。此刻,刺刀对着父亲的胸口,他怯生生地说去邻村探望生病的姥姥,鬼子用刺刀挑开蒙布,看到筐子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于是一脚就把筐子踢飞,骂骂咧咧扬长而去。正值初秋,天黑下来,父亲趴在长满茅草、蒺藜的地上,摸索着找寻糠菜窝窝。那一刻父亲觉得非常漫长。当第15个窝窝回到筐里时,父亲有了一种起死回生的感觉。

“第二次是死亡逃离。至今我都不敢相信,那么高的崮上我是怎么下来的。”当时,父亲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这天正走在路上,突然碰上鬼子抓劳工,父亲和几十个青壮年被关进山崮上的大屋里,天亮以后就用汽车运走。屋子里有两扇门,门旁两个鬼子站岗,地上横七竖八躺的都是被抓的人。后半夜,鬼子打起瞌睡。父亲蹑手蹑脚到门边,门被反锁着,他灵机一动,悄悄往一扇门的门轴上尿泡尿,双手用力托起门框,卸开一条缝,慢慢挤了出去。他躲开巡逻岗哨,从陡峭的崖壁上跳下去,居然毫发未伤。后来听说,被抓的人送去日本当劳工,一个都没回来。

“第三次我被大雨淋死,是老乡一把柴禾救活了我。”每次讲起,父亲的眼里总闪着泪光……1947年***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6月,鲁南军区决定突围,这就是惨烈的“突围滨海”。当时他们一路跑,敌人一路追,又累又饿,又赶上连阴雨,地上非常泥泞,很多人走着走着倒下就没再起来。

部队在经过一条大河时,上游突发洪水,很多人一下被冲走,危急之时父亲抓住一匹马的尾巴,总算被拽上了岸。后来,饥饿困乏的父亲倒在路边失去知觉,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这时,碰巧一个老乡路过,摸了摸父亲胸口,还有一丝微热,于是赶忙背回家,点燃一把柴禾给他取暖。父亲好久才醒来,又急忙追赶部队。后来,父亲一直很后悔,没来得及问救命恩人的名字。突围到滨海解放区不久,父亲就听到一个噩耗,时任山东峄县农委书记的祖父,在一次激战中牺牲了。

“第四次是战友们从几米深的弹坑旁把我挖出来,再晚一会就完了。”父亲已经开始给孙女讲故事了,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父亲的故事对我早已是耳熟能详了……

1948年12月徐州解放,徐州军管会和市政府分别成立。父亲所在的民政局工交科,负担全市工业、交通系统恢复、整顿工作。一年多后,朝鲜战争爆发,父亲成为徐州民政局唯一参加志愿军的人。随九兵团入朝,任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六分部辎重团副指导员。

父亲从徐州上车时正值秋季,部队都穿着薄夹衣,一踏上朝鲜,气温就达零下40多度,部队因冻伤减员一半。父亲跟九兵团指战员,冒死参加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长津湖战役”。

在运输弹药途中,他们遭敌机轰炸,伤亡惨重。美军丢下的重磅炸弹,炸出方圆几米深宽的大坑,气浪掀起的泥土和冰雪将父亲和几个战友埋住。当人们扒开厚厚积雪,那几个战友早已牺牲,父亲也失去了知觉,被紧急送往后方救治,后辗转回国休养。几个月之后,血气方刚的父亲二次入朝参战。但是万没想到,他的冻伤是神经性损伤,从那以后每到冬季,都会频发全身性神经抽搐的病症,每次发病,抽搐成一团,非常痛苦。医生只能用注射葡萄糖酸钙,暂时缓解。

由于大剂量补钙,父亲三年前患上胰腺癌,短短三个月即告病危。他好像早有预感,笑着说:“我虽给你们说死过4次,可世上没有永远不死的人,我现在活到86岁,知足了。”

2010年的12月23日,父亲无憾地走完了他的人生,老人的故事依然在后辈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