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全会”报告同绘发展美景

来源:宿迁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量:32

沂涛镇党委书记

蔡维志

弘扬红色文化 打造党建新名片

“卞书记在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我们听了为之振奋、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也为新一年及今后一阶段的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沂涛镇党委书记蔡维志表示,该镇将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着力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特色党建示范点打造、为民服务水平提升三篇文章,以弘扬红色文化为重点,打造沂涛特色党建新名片。

为严格落实“5大步骤、24个环节”换届工作要求,该镇已督促成立的21个“两委”换届工作督导组强化与各村(社区)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换届纪律规定和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筑牢思想防线,真正把那些致富带头人、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出来,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为村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沂涛镇作为革命老区,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近年来,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党建示范点打造品牌,突出党建示范引领作用。”蔡维志说,在2019年新(扩)建5个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2020年投入260万元完成5个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及6个村党建文化示范点打造工作,通过特色带动,红磁场效应明显。2021年将继续完成7个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及6个党建示范点打造,届时,全镇21个村(社区)党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实现村级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点、线、面有效融合的良好局面。

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方面,该镇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在优化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镇党委成员的党建指导员、村居支部书记的党建冲锋员、村一级副书记为主的党建联络员、村级后备干部的党建战斗员四支队伍水平,加大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力度,坚持整体谋划、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凝聚工作合力,实现各环节队伍更加坚强有力,能力素质全面过硬,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桑墟镇党委书记

徐旭

转型升级促发展 凝心聚力谋新篇

“卞书记作的《报告》,站位高远、目标宏大、理念先进、措施有力,给我们当前及‘十四五’期间的工作擘画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实践性。”2020年12月31日,桑墟镇党委书记徐旭说:“全会对形势的分析深入透彻,对发展的规划科学精准,对工作的部署合理清晰,为全县上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鼓足了发展干劲。”

2020年1-11月份,该镇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67.27亿元,同比增长9.97%,完成工业增值税2.29亿元,同比增长9.24%。8月份,芳坤智能储存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启动股改,正式向新三板上市冲刺;9月份荣获全国“十大木业园区(集群)”“绿色创新木业园区”等荣誉称号。目前,该镇已完成200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18家企业提升改造、2家企业搬迁入园、93家企业兼并重组任务,得到了市木转办的充分肯定。

为认真学习贯彻此次县委全会精神,徐旭表示,该镇将自加压力,创先争优,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推动转型升级,赋能经济发展新引擎,做强产业高地,全力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在加快推动做好木材转型升级方面,深入落实“四个一批”工作要求,根据《宿迁市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标准》,建立健全“一企一案”,扎实推进木材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要招引规模大、质态好企业入驻,加大帮办服务力度,早日让项目落地投产,力争全年引进亿元项目5个以上,培育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个以上,实现工业开票100亿元,总工业税收4亿元。在加快镇工业集中区配套建设上,努力为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和载体。在严守安全环保底线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环评手续,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安全、环保、消防规章制度,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进工业大镇向工业强镇转变,为全县实现“四化”目标贡献桑墟力量。

青伊湖镇党委书记

卢浩

固优补短 推动城镇管理升级

“聆听了卞书记作的《报告》,深感振奋,为我们新一年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特色城镇,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定位,我们将围绕《报告》精神,固优补短,着力提升镇村发展品质内涵。”青伊湖镇党委书记卢浩表示。

近年来,青伊湖镇加大镇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投入近3000万元新建改建迎曦公园、农贸市场、文化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工作、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行动,投入670万元进行滥洪中段景观改造工程;整治清理污水沟塘86处,拆除旱厕647个,新建三类公厕16座,打造“五美庭院”462户。该镇去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乡镇”,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现场技术评估,青伊湖镇后乡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后乡湖公园被评为“2020全省最美乡村健身公园”。

《报告》中提到“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起点推进美丽沭阳建设。”青伊湖镇党委书记卢浩说,新的一年,青伊湖镇将继续聚焦群众所盼、品质需求,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和谐美丽的家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青伊湖镇将补全配套设施,村主干道实现黑色化全覆盖,加快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增添羽毛球馆、八点半网红街区,全面强化基础配套薄弱环节;打造全民健身公园,计划对北湖路南岸建设健身步道,连接迎曦公园、后乡湖公园、健康公园、滥洪河及马场村,形成连点成片全民健身公园;完善城镇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镇容整治工作力度,持续发力雨污管网建设、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安全生产防险除患等方面工作,完善城镇管理共治、精治、法治、慧治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青伊湖镇面貌和形象取得持续性、根本性转变。

陇集镇党委书记

于元志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卞书记作的《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让人深受启发、倍感振奋,也为我们新一年更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同时我们也感到压力重重。”陇集镇党委书记于元志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陇集镇作为全市“一廊五线”重要节点乡镇、沭阳的西城门,将全面贯彻落实此次县委全会精神和卞书记讲话要求,扛起责任,整装出发,大干“十四五”,谋变新未来。

近年来,该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建立了“以彩色苗木产业为基础、彩色道路景观为框架、彩色集镇街区为特色、彩色文化元素为内涵”的“四位一体”彩色小镇创建体系,持续绘就以“绿化苗木色彩”为主要特色的区域形象,呈现出“五彩望陇绚丽之集”的彩色盛宴。2020年以来,该镇彩色苗木产业集聚区已初显规模,开启了“互联网+生态农业+彩色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开创大市场、大合作的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于元志表示,围绕卞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要坚持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加快实现在苏北县市工业最有实力、城市最有活力、服务最有影响、农业最有特色‘四最’目标。”该镇还将结合本地实际,继续坚持农业功能不动摇,建设美丽乡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成功创建,更加清晰了陇集农业的功能定位,该镇将继续围绕“一花一木”,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加快盆景文化市场、呈祥园艺等重大农业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农业发展质态,让农业成为支撑群众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

沭阳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姚爱军

守初心担使命 保民生促发展

“聆听卞书记的《报告》,真切感受到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有深度、有高度,更有力度,为全县上下明确了发展方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让我体会很深、启发也很多。”沭阳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姚爱军表示,县民政局将深入贯彻落实这次大会精神,以《报告》统揽民政工作全局,为“十四五”全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开好头起好步,谱写新篇章。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100项民生实事项目、81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财政支出73.2%用于民生事业。”姚爱军说,作为与民生事业息息相关的部门,深受鼓舞,在谋划新的一年工作中,该局将全面把握新形势,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六稳”、聚力“六保”,稳步推进民政领域各项改革。

姚爱军表示,该局将在完善制度、健全体系上下功夫,确保民政领域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在突出公益、兜牢底线上下功夫,在优先保障公益、强化兜底功能的基础上,构建适度普惠福利体系;在多元参与、共建共治上下功夫,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参与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在精准服务、优化供给上下功夫,促进民政社会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在加强基层、夯实基础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专职化、资金保障刚性化、设施建设均衡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上下功夫,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化解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稳定。

李恒镇党委书记

梁洪卫

狠抓城乡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卞书记的《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内容详实,紧密结合沭阳实际,为全县上下明确了发展方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12月31日,在中共沭阳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期间李恒镇党委书记梁洪卫说,该镇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在推动乡镇工业化的进程中,厚植服务民生宗旨信念,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抓好农房改善这一乡村振兴龙头产业”,梁洪卫表示,该镇将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该镇以“创业李恒”为引领,统筹推进高效、富强、清廉、幸福、平安、创新“六个”李恒建设,既跑出了奋发有为的“李恒速度”,又传递出了“幸福李恒”的发展温度。同时,该镇按照“出门有公园、步行能上班”的新生活模式,在徐庙新型社区1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了86亩的水系公园,并配套了启荣金属、齐合环保、渲兴家居、庆益工贸等重点工业企业,帮助入住搬迁农户就近就业,可实现人均月工资收入约5000元。

2021年,李恒镇将持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力争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12个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积极将农民嵌入产业链条,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岗位。依托徐庙新型社区建设,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村美”标准提升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厕所革命,高质量改善群众人居环境。投入3500万元,新建柴米河李恒新大桥一座;投入900万元,建设水系公园一座;投入550万元,对沭李路进行生态绿廊打造;投入150万元,按照李恒“东大门”标准建设东山公园一座,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好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沭阳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尚俊利

“新”字当头 奋力开创城市管理新局面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共沭阳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期间,沭阳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尚俊利说:“卞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抢抓一体发展机遇,更大格局建设百万人口副中心城市,对我们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沭阳县城管局紧扣全县中心工作及年度既定目标,以城市综合创建为载体,以城市长效管理为主线,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秉持“绣花精神”,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以高质量的城市管理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新起点面临新挑战,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围绕贯彻落实此次全会精神,尚俊利表示,该局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坚持“新”字当头,“干”字为先,奋勇争先走在前列,砥砺奋进谋划新篇,全力开创“十四五”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立足“新”起点,全面推动重点工作开门向好,按照“两手抓、两不误、赶进度、保质量、促投产”的原则,全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静雅街区、城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早完成、早投用。聚焦“新”要求,全面实现治理能力提档升级,面对城市管理新要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特色塑造要求,进一步厘清思路,把握重点。贯彻“新”理念,全面推进管理体系更新迭代,围绕推动城市管理跨越式发展,以智能化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以标准化推进管理制度规范化,以网格化推进管理水平精细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贡献城管智慧和力量,奋力开创“十四五”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吴集镇党委书记

冯朝阳

做优农房改善 绘就乡村新画卷

“卞书记在县委十二届第十二次全会上作的《报告》主题鲜明,立志高远,展示了担当和责任,把准了方向和趋势,彰显了魄力和锐气,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吴集镇党委书记冯朝阳表示,该镇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在更高水平,以更宽视野做优农房改善大文章。

以农房改善为契机,助推人居环境再提升。近年来,吴集镇以农房改善为契机,统筹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协同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四项重点内容,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环境美”的转变,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冯朝阳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结合特色文化,实现从“环境美”到“内涵美”的蜕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以农房改善为抓手,激发农村经济内生动力。吴集镇紧紧围绕农房改善促进产业兴旺关键举措,通过土地复垦流转、产业配套、村企联建等方式促进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吴集镇先后复垦土地1200余亩,打造500余亩陶圩高效农业园,并在陶圩集中居住区配套沭阳县牧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现已有15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以农房改善为支点,撬动百姓幸福生活杠杆。吴集镇在农房改善过程中坚持服务为先,与群众共同唱好农房改善“大合唱”,形成同抓共推农房改善工作的整体合力。吴集镇在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中注重把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机结合,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住房“外在颜值”与百姓“内在气质”同步提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村善治,不断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变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对农房改善工作提出了‘收好尾、住新房’的要求,我镇农房改善工作将继续争当先锋、争做表率,走在全县前列。”冯朝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