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 推动管党治党责任有效落实

来源: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会 2019年12月9日 发布时间:2020-09-10 浏览量:27

临近年末,在上海市奉贤区的年终述责考评会上,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提出的问题和点评直击穴位,辣味十足。该区某局党委书记感慨道:“问题就像罚点球,事前没有告知,每个问题都直击痛点,一场会议下来后背都湿了。”

这是上海把“考责述责”作为手段推进“四责协同”责任落实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上海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形成《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的意见》,把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横向协同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四责协同’重在‘协同’,关键是如何让这四个责任主体有机联动,协同作战。”上海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鲁军表示。为此,上海市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检查,探索实施了“上级党委—下级党委”“纪委—班子成员—责任单位”“上级纪委—下级纪委”和“纪委—党委—党的工作部门”等多条责任链。

以打通“纪委—班子成员—责任单位”责任链为例,闵行、黄浦、徐汇、普陀、宝山等区建立廉情抄告制度。区纪委监委将巡察、监督检查等发现的问题书面抄告区委班子成员,班子成员督促分管单位抓好整改,并反馈给区纪委监委。同时,区纪委监委定期向区委书记报告班子成员分管范围内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由区委书记对班子成员进行谈话,从而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

今年以来,上海探索将巡视整改责任的落实同“四责协同”机制相结合,将巡视整改“清单”与“四责”相对接,打好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整体战”。每轮巡视后,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听汇报,涉及相关部门的,由分管负责人牵头抓整改。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巡视办加强巡视整改日常监督,对整改不落实的通报批评,严肃问责,严防巡视整改“走过场”。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的办公桌上摆着“问题、责任、项目”三张清单,明晰地写着党委、纪委各自的职责,以及不久前市委巡视组对于落实“一岗双责”提出的整改要求。据了解,今年上海完成四轮巡视,对25所市管高校实现巡视全覆盖。市委巡视让学校各责任主体履职更加到位,也推动了该校学科建设。

“该履行的责任没有履行是失责,责任落实各自为政也是失责。我们将这种理念贯穿在管党治党各项工作中,从而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落实整改的协同联动机制。”上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组数据背后反映了各责任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合。今年以来,上海市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0041人次,同比增长35.3%,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91.1%。在第一种形态运用中,纪委监委协助党委,推动各级党委书记或分管领导针对一般性问题或需要了解、提醒的问题,与被反映人面对面谈话,及时咬耳扯袖,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在第二、三、四种形态运用中,党委加强领导,纪委监委与党的工作机关紧密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党委报告,需要作出组织处理的,纪委监委与组织部门有效衔接、形成合力。

“在‘四责协同’机制建设中,考责问责是保障,要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和问责这把‘利器’,倒逼责任落实。”上海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章明表示。在实践中,该市把正向激励与负面惩戒相结合,以精准问责激励干部担当负责。浦东新区、嘉定区等地纪委监委探索实施街镇纪(工)委书记年度考核以区纪委监委为主,考核优秀指标单列,一批敢于“黑脸”“担当”的街镇纪(工)委书记被评为优秀。此外,该市纪委监委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问责力度,今年以来,已对127个违纪问题、195人实施责任追究。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