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尊师重教纪念碑今修缮揭幕:让尊师重教成社会风尚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9/09 发布时间:2020-09-11 浏览量:23


0


0

解放网讯 记者李林蔚 通讯员 焦苇 9月9日上午,为隆重庆祝第31个教师节,上海新教师宣誓仪式暨尊师重教纪念碑修缮揭幕活动在静安公园举行,此次活动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联合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静安区委、静安区政府举办,进一步鼓励新教师争做文明的传承者,加强自身师德建设,来自静安区、黄浦区、闸北区、长宁区的250名新教师代表参与了宣誓仪式。

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出资建造的尊师重教纪念碑于1995年落成,同时修建的还有碑侧的“捐赠墙”,上面镌刻着向教育基金会进行慷慨捐赠的爱心企业的名称和爱心人士的姓名。自1993年9月至2014年12月底,基金会共募集资金(含实物折算)5.56 亿元,累计增值收入4.62亿元,资助总额达6.6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助推了人才培养。

从孩童到耄耋老人,从普通市民到知名企业家,从民营企业到跨国集团,从几代人的接力捐赠到受助者的感恩反哺,从知名学者的卖房相赠到党员教师的无私奉献。上海市尊师重教纪念碑,呼唤着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更大支持。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今年教师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旨在唤起全社会感念师恩的集体记忆,呼吁社会各级更加关心教育、关爱教师,共同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希望通过新教师宣誓的方式,焕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感受师德风范和师道尊严,传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追求,严守师德规范和师德底线,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基金会对上述碑墙进行了修缮并镌刻新一批捐资助教的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名字,表达对捐赠者由衷的敬意和谢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静安区委书记孙建平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同志共同为新修缮的尊师重教纪念碑和“捐赠墙”揭幕。

著名指挥家曹鹏作为捐赠者代表发言

90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曹鹏作为捐赠者代表发言,他说,捐赠有价,但教育无价。梦想成真,就在今朝。“一个好的社会,是人人心里向善,社会会少去很多不良现象。这必须要依靠音乐、文学、舞蹈、书法等各类艺术教育对人性的滋养。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7月,上海曹鹏音乐中心在多年致力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善举的基础上,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下设立了“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曹鹏教育基金”,所得善款全部用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与学习所需。

静安区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分享了自己从教30余年的深切体会。她说,选择做教师,要有坚守贫寒淡泊的勇气,有高尚的情怀,做教师,不可能让一个人过得富裕或是轰轰烈烈,但教育是薪火相传、撼动生命的事业。教师要有大爱情怀,志存高远,“教师有梦,孩子才有梦;孩子有梦,未来才有梦。”

在上海市庆祝第31个教师节新教师宣誓仪式上,于漪在带领新教师代表们宣誓(摄影:李立基)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右三)现场与新教师们交流

语文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说,重教的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重教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是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育成一个合格的公民。学校本身应对教育存有敬畏之心,而社会上尊师重教应该形成一种风尚。捐资重教的行为反映了捐资者大局意识、家国情怀、战略眼光,他们把国家人民放在心中。“教育,其实是整个民族的事情。”于漪勉励新教师们勇挑培养社会接班人的重担,“教育本质上是教学生做人,首先要自己做一个大写的人。”

仪式最后,在于漪老师的带领下,250名新教师代表在尊师重教纪念碑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宣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启智求真,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展;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本市相关高校的师范生现场观摩了新教师宣誓仪式,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