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针”精神推进创文工作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9/10/16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24


前不久,区创文办实地考察组按照区里统一部署和要求,专门将全区8个街道划分为4个片区,采取属地化包干形式分别对458个重点点位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全覆盖迎检督查。督查中,每位工作人员尽心尽责,顶着高温和雨天等不良因素影响,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查看点位。发现问题“随手拍”,将每次督查结果都以专报形式在区“虹外线”内予以通报,涉及问题点位的责任部门单位和街道也相当重视,整改纠治得力,反馈及时,取得了一定实效。


迎检期间,基层的同志虽然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高压的态势和高负荷的工作运转状态,但大家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无任何怨言,尤其是各个街道的职能科室、联络员、志愿服务者以及社区居委干部、物业人员、党员同志和居民代表等,全力配合“创文”工作,多次放弃个人休息时间。正是这几支中坚力量,才得以确保创文成果质量和区域内整体环境面貌的提升。


迎检初期,督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呈两极分化状态,其中,“城市社区”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公益广告宣传数量不达标、高空飞线、私拉电线充电、(非)机动车违停、灭火器过期、楼道堆物、垃圾桶无分类标识等现象。当然,在后期的持续整治中,这些不文明现象都有所改进。这离不开各街道对所属干部的宣传,让居委和物业实现双向联动,加上业委会主动加盟,让阶段性成效更为凸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当前市里对区创文工作上半年度测评虽暂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文已圆满结束。相反,更多的“大仗”和“硬仗”还在后面,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准备,切忌“沾沾自喜”。


当前,最迫切需要做的即是如何建立常态化机制,如何消解存量问题,以及巩固现有成果。比如居民区里出现建筑垃圾乱堆放时,并不是插块牌子做个临时标识就算大功告成。我们的督查人员在督查中屡次发现,有些居民区对建筑垃圾堆放点的设置缺乏合理论证分析,方案实施过程中,严重影响居民区的整体环境和车辆出行安全。比如,有的堆放点设置在居民区入口处,有的安排在人行步道边,有的将多处木栅栏压断随意立根牌堆置在绿化带内,更有甚者堆放在(非)机动车停放划线区域内。这无疑是对老旧小区停车位矛盾“火上浇油”。所以,单个小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滋生出其它更为严重的问题。


前面列举的仅仅是涉及到小区内建筑垃圾如何文明堆放、提升精耕细作管理的案例,还有服务行业的各银行网点、电讯营业厅、政务大厅、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医院超市,以及综合文化站和各居委活动室(包括外侧宣传栏内)等涉及静态公益广告宣传张贴的问题。目前,虽然数量达标,但安置的形式以临时性为主。个别宣传单经日晒雨淋后出现油墨淡化、卷曲皱褶等迹象,不能做到常换常新随时亮丽。有的宣传单间距不够,视觉上全部挤在一起,虽然有空间上的限制等客观问题,但也可以采取每一面墙上各贴一张的方法。还有些服务网点公共宣传橱窗内的海报张贴也不到位,纸张皱在一起、脱落、张贴的内容有的早已过期等。我想,如果以这样的姿态和标准,想要夺取创文的最终胜利是不现实的。每年的测评迎检点位无论数量、类型和具体方位都会进行调整,测评人员对点位的标准和要求会逐年升高,这就要求各部门、单位和街道一方面要在平时下功夫,加强协同配合,要兼顾到“点”与“面”的内在逻辑联系,不能顾此失彼。另一方面,在保证各点位质量的基础上,打造样板“品牌”,争取“拉的出,打得响”。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唯有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创新才有无限突破的可能。当前的形势是中心城区争创提名就剩普陀和虹口两家了,竞争的“白热化”可以预见。“开工没有回头箭”,我们必须要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在“战略战术”上积极主动,坚决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突围战”。当然,成绩的取得还要靠各条线部门再动员再发动,唯有全区上下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不辜负区委、区府领导的殷殷嘱托和虹口市民的热切期盼,创文的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