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对成功在境内上市、挂牌、发债的本市中小文化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加强对文化企业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加大文化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比例等。
早报记者 闫鹏飞 陈月石
在11月24日召开的上海市文化金融合作座谈会上,《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实施意见》围绕建立文化金融合作机制、拓展文化金融合作渠道和优化文化金融合作环境,推出16条政策,进一步加大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力度。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麟出席会议并讲话。
徐麟指出,推动文化金融合作是促进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正确把握市场规律,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全力抓好政策落实,不断推动上海文化金融合作取得更大成效,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新贡献。
针对《实施意见》的制定原则,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一是着力解决文化金融合作方面面临的问题,针对小微文化企业贷款难、创意文化企业风投少、文化金融信息不对称等关键问题,出台相应的解决途径;二是注重发挥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活力,尽量避免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发挥专业机构的特长和优势;三是重视把握上海自贸区的机遇,更多体现上海的实情和特色。
文化与金融的合作已是热点,在国家层面已有多部政策意见出台,包括《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设立创投风险引导基金
目前,上海市文化与金融结合的难点需要“破题”。
郑杨在介绍政策出台背景时说,上海文化产业贷款余额约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0.2%高出许多,另外,近几年文化企业上市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全上海市209家上市公司中,占比仍然比较少。
在16条政策中,为鼓励文化企业上市,专门提出,支持文化企业上市挂牌及发行债券。建立拟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文化企业数据库,为文化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文化企业独立发行或集合发行企业债券以及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就《实施意见》中提到的“金融服务”,郑杨解读称,除了上市方面的支持,鼓励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文化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支持发展文化类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文化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的座谈会上,举行了上海市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签约和上海市文化产业小额贷款公司发起设立签约仪式。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分别与上海文广集团、上海报业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和上影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静安区政府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银行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实施意见》在“拓展文化金融合作渠道”方面提到,设立文化创投风险引导基金,每年从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亿元,连续安排3年。每年筛选出5个符合条件的创投基金,对每个创投基金投入2000万元。要求专业基金按照一定资金比例,投向本市的文化企业和项目,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小微企业的早期风险投资。
上述基金的成立只是《实施意见》所提及财政支持的一个方面,其他还包括:对成功在境内上市、挂牌、发债的本市中小文化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加强对文化企业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加大文化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比例等。
探索影视完片担保等
如何结合文化行业特点来推出金融服务业已被思考。
郑杨在解读《实施意见》时说,支持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根据文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影视完片担保、影视完工保险等创新业务模式。
对于行业特点的融资工具,新文化(300336)董事长杨震华在座谈会上举例介绍,融资租赁贷款可以帮助企业购买影视设备等,营收账款融资可以补充资金的流动性,而综艺节目目前有模式由委托制作变为对赌合作时,企业对内保外贷等产品的依赖度加大。
完片担保这一文化与金融合作形式在昨日的座谈会上被多次提及。
完片担保即保证完片,外国影视企业进行完片担保较为普遍,而国内只有个别影片“试水”,其一般路径是制片人与发行人签订预售发行协议,发行人将保证金转付给银行,制片人与完片担保公司签署担保协议、支付保费,完片担保公司向银行发出保函,银行提供融资给制片人。
“新文化在进行中美合拍片,发现国外的完片担保、发行合同质押贷款融资更健全,一部新文化投资收益权在40%的影片,实际投资15%。”杨震华说。
需要指出的是,上海的文化企业在结合金融方面有着地域优势,即利用自贸区金融政策。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行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等业务创新,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境外完片担保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担保公司;鼓励在自贸区内设立文化装备融资租赁公司,提高文化装备使用效率、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