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智慧社区创新联盟

来源:文汇报 2014/11/05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30

10月30日,上海智慧社区创新联盟成立。智慧社区创新联盟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宗旨,紧密围绕居民和基层管理者的实际需求,搭建智慧社区建设供给和需求、应用和产业对接的平台,促进产学研用跨业界、跨学科的创新和应用。联盟目前共募集成员单位近100家,包括社区(街镇),从事智慧社区相关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的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等。

2012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启动了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共在全市17个区县确定50家试点社区。各试点社区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围绕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管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等方面,因地制宜地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涌现了浦东陆家嘴街道、闵行古美路街道、宝山友谊路街道、静安石门二路街道、长宁周家桥街道等一批示范社区。针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共性需求,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市民政局、市文明办编制发布《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指导街镇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今年,市经济信息化委借鉴智慧社区建设经验,会同市农委启动了智慧村庄试点工作,以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高速泛在、公共服务便利化、村庄治理信息化为重点,在相关区县试点推进20个智慧村庄建设。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马益民在发言中表示,上海通过实施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已基本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基本框架,为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9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将于未来三年,着力实施智慧化引领的“活力上海五大应用行动”,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和网络安全保障“三大支撑体系”,引导推动50个重点专项。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智慧社区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基础环节。从2014开始,在政府的持续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智慧社区的实施中,智慧社区呈现出产业链整合、线上线下联动(O2O)等重要特征。运营商、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房产开发行业、教育业、医疗业等都逐渐成为智慧社区的重要参与者,社区类APP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在市经信委的指导下,近年来致力于为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发挥连接政府与企业的纽带作用。为普及智慧城市知识,协会受市经信委委托,连续两年编写了两册《我身边的智慧城市》宣传册并免费向市民发放,市民收益累计超过20万人次。今年协会进一步深度参与智慧城市活动,举办了2014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暨第四届信息安全活动周开幕式、活动周整体宣传工作、企业活动征集、《我身边的智慧城市Ⅲ》、和大数据开发应用创意大赛。

马益民表示,运营商在智慧社区产业链中也起到了信息化桥梁的作用。上海电信作为协会的会长单位,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也留下了很多印迹。从2011年开始,上海电信就参与大力支撑上海经信委推进智慧社区与惠民城市的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光网城市建设,上海电信已实现全上海光网全覆盖,平均网速达到全国首位,同时在政府和相关委办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成熟的一个开放式平台,通过引入其他第三方应用,面向全上海社区居民用户,提供了包括社区生活、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在线教育、O2O、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互联网服务,打造了“G2C民生信息服务平台”,并向“B2C信息消费综合平台”演进。

结合上海电信的优势,上海电信智慧社区平台整合了IPTV、手机、PC等终端,打破各个终端之间的信息壁垒和设备壁垒,建立了多屏互动的互联网应用生态圈。截止至今年上半年,智慧社区共计引入应用132项,涵盖了社区信息、教育服务、医疗健康、资讯服务、百科服务、商圈服务、出行交通、政务服务、文化体育、养老服务、就业信息、社交服务等12个类别。同时,自去年下半年起,智慧社区开放合作渠道,进行社会招募,目前汇集30余个社会应用合作伙伴。通过各类应用,三口之家可以很快找到合适安全的家政服务、维修服务,选择各类的在线教育课程,宅男宅女们可以足不出户订购餐饮与生鲜水果,老年人可以方便的享受预约医疗挂号、账单的缴费等,小区居民还可以方便的实现二手货交易、羽毛球活动、宠物的交流及其他社区活动等等。

马益民还表示,后续上海电信将加快拓展合作伙伴,提供百兆光网、云资源、WIFI能力与四屏互动优势,向合作伙伴开放通信网络能力。包括开放语音呼叫能力、后向流量合作、宽带应用通道接入、云计算平台能力、IPTV应用接入等,与合作伙伴在交通、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就业、气象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营造普惠化的智慧生活。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李耀新表示:要积极发挥智慧社区创新联盟的作用,深化智慧社区建设,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围绕资源整合,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形成智慧社区的整体解决方案;二是围绕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智慧社区服务模式创新;三是围绕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社区标准规范建设和宣传培训,加大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