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明素质 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2017/10/15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27

未来5年,杨浦区要全面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更高品质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全区上下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通过融入发展实践,精准培育践行,持之以恒推进,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民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杨浦在区域文明单位同创共建联盟单位开展“创全”活动项目认领,内容包括: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线宣讲,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金点子”征集等,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等16个区域内同创共建联盟单位各自认领了部分项目。组织386家文明单位到辖区各街镇报到,参与文明交通路口整治活动,参与率100%。杨浦充分运用新媒体等舆论宣传阵地,新增专题特辑,上传新闻稿件909篇,照片1834幅。

打造品牌 凸显杨浦特色

“杨浦好儿女”是杨浦坚持近十年开展的一项品牌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宣传弘扬“杨浦好儿女”、好心人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好儿女、弘扬好儿女、崇尚好儿女、争当好儿女的浓厚氛围,形成先进典型良好的培树机制。

今年9月,“修身立德”——第六届上海好心人节暨“倾听上海”——第二届上海市故事大赛颁奖典礼在杨浦举办。活动将上海市好人节主会场活动与“倾听上海”第二届上海市故事大赛颁奖典礼成功衔接,通过展示历届道德模范和上海好心人的事迹,通过“大国工匠”王军、“妙手仁心”张兴儒亲口讲述他们“修身立德”的故事,通过推荐一批“修身书单”的方式,引导市民群众修身律己、崇德明礼,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将“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通过加大先进典型培树力度,杨浦的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扈晓静,感动上海十大人物景在平、谢小双、上海市杰出志愿者房金妹等具有较高知名度,这些典型人物用凡人善举说事明理,引导更多市民见贤思齐,很好地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杨浦按照新版《上海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标准》,分类指导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11个街道(镇)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

杨浦紧贴创建主线,着力在思想道德建设、诚信教育、交通文明整治等方面,形成了创建特色。在市、区级文明单位中普遍开展社会责任报告评价评级工作,颁发社会诚信证书。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结合节庆广泛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与大桥街道合办了“我们的节日——艾香大桥,粽情杨浦”端午睦邻嘉年华活动;与五角场街道合办了“缘聚创智,情定七夕” ——2016年杨浦青年交友嘉年华活动等。

杨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双创成果,进一步夯实基础。今年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未成年人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举办了“少年中国梦——万众创新,你我共筑富强梦”励志讲堂活动;与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妇联协同做好“爱心暑托班”工作;杨浦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创新网吧监管体系”项目荣获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佳品牌项目。制定《杨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16年目标任务书》,形成各街镇一重点一特色,各部门一工程一亮点的整体创建格局。制定《杨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考核办法》、《杨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态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与部门考核挂钩,形成长效常态机制。

五区联动 奏响创建“大合唱”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不是“各扫门前雪”,杨浦多年来坚持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为重点,引导部队营区、重点商区共同参与的“五区联动”模式,广泛宣传、凝聚思想共识,奏响创建工作的“大合唱”。

创建过程中,杨浦通过区域、区属两个层面的思想统一,形成文明城区创建“全区一盘棋、条块一条心、上下一股劲、联动一大片”的新格局,努力发挥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属地责任,把政府创建变为我要创建,成为全民自觉行为。通过“联”字诀,架起杨浦百姓的连心桥,让群众从围观,到围绕,进而到合围,让更多的群众变成创全工作的“志愿兵”、“主力军”。注重部门协同配合,打破部门界限,做到工作有分有合,重点突出。充分利用、综合开发区域内高校、大中型企业、部队的丰富资源,进一步加强单元联合、系列联手、区域联动,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共识、共为、共进”的良好创建局面。

杨浦在区域文明单位同创共建联盟单位开展“创全”活动项目认领,内容包括: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线宣讲,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金点子”征集等,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等16个区同创共建联盟单位各自认领了部分项目。杨浦以区域化党建平台作为党员志愿服务的基本单元,根据驻区单位、党员特点及服务对象实际,有效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搭建起一张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活动、发挥骨干作用的社会关爱之网。

“创全”期间,杨浦在区域单位职工、市民等不同群体中开展大讨论,引导广大居民、社区单位思考“我为创建做什么”;向社会广泛征集、编写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宣传语,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开展社会宣传,培养市民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市民创建主体意识,在全区推动形成共识。同时运用各类媒介宣传创建活动,强化全区市民主体意识。聚焦中央文明委、上海市文明办和区委区府中心工作,定期形成创全工作专报和简报、快报,及时报送各类宣传平台;加强中央文明网联盟网站、微信、微博建设,充分展示杨浦创建工作,扩大宣传杨浦的力度;在区属媒体设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专栏、专题,区域内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五区联动,合力推进创建工作。

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做到有枝有叶。针对突出不文明行为和解决楼道堆物等重点,杨浦全面启动“讲文明树新风,去除四大陋习”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开展了“宠物不扰邻,生活共安宁”——“文明养犬”宣传整治主题周活动,开展“高空不抛物,楼道不堆物,邻里共和睦”专项行动。设计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公益广告、动漫作品,举办礼仪大课堂,开展市民大讨论,与市政执法、绿化市容、建交房管、商业旅游等相关行业联手,广泛开展特色创建活动,推动行业管理,督促问题整改。

杨浦积极协同各方力量参与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等工作,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规范管理秩序,优化城市面貌。今年4月12日,“我爱上海,文明出行-上海市文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启动仪式在杨浦举行,在随即召开的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杨浦作交流发言。与区公安分局、区建交委、各街镇共同开展“文明交通大整治”行动。组织386家文明单位到辖区各街镇报到,参与文明交通路口整治活动,参与率100%。

善建善用 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在创全过程中,杨浦始终注重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融入到创全的全过程。坚持典型引路,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整合城区资源阵地,不断加大公益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覆盖面;坚持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力开展,使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入耳、入脑、入心。

践行核心价值观,仅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贯通起来,与行业管理、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做到同向用力、形成合力。

创建中,杨浦注重环境优化,努力建设一个整洁优美、秩序良好、文明开放的城区环境。创全成员单位先后对长阳路、江浦路等重要道路逐步进行改善。为方便市民便捷换乘轨交、公交车、出租车,区建交委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交通“微枢纽”;推出“乐行杨浦”微信公众号,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交通便利”。针对城区排水设施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排水需求,加快推进大定海排水系统等建设。目前大定海排水系统泵站主体工程已竣工。

杨浦各单位、街镇积极把自身工作与创全相关要求对接起来,努力做到创全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区建管委开展了建设工地围墙文化主题活动,对主干道两侧、重点区域的工地,重点协调推进,注重景观效果和设计特色,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大桥街道成立了水果行业市容管理自治协会,由水果商户自律管理,采用“三色”管理模式,引导遵守门前管理责任制,改变了水果商户乱设摊、乱设置、乱堆物、跨门营业,还市民整洁环境。区绿化市容局设立门责管理制,发动社会组织,推广以店家业主为管理主体的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自律共治联建机制,探索建立具有辖区特色、可复制、可推广、可考评的责任区自律组织。

与此同时,杨浦充分运用新媒体等舆论宣传阵地,认真按照中央文明办对地方文明网的工作要求,多次论证,不断改版,新增专题特辑,上传新闻稿件909篇,照片1834幅。“上海文明杨浦”微信订阅号去年9月上线。作为杨浦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动员的一个新载体,其主要功能为“展示创建动态、传播精神文明、树立社会新风、建设科创城区”。微信订阅号的上线,顺应了当今人们对信息需求的需要,是建设、完善“上海杨浦文明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革除陋习——高空抛物是‘病’得合力去治”、“诚信建设——要做诚信的践行者和捍卫者”、“议家风家训,找最美家庭”系列为首日微信订阅号的主要内容。微信订阅号共发新闻稿件524篇、照片2297幅。充分发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积极性,积极打造“指尖文明”,进一步推进网络文明传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