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也有了“哈里波特”式的特色书院!复旦大学9月6日正式宣布,将在全校本科教育中全面推行住宿书院制度。也就是说,在本科的4年时间里,学生们除了在复旦各专业院系接受教育外,还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住宿书院”为单位,开辟第二课堂,深化通识教育理念,打造特色校园空间。
据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介绍,复旦本科生“住宿书院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从2012年7月开始,正式组建新的复旦学院(即本科生院),身兼管理机构和办学机构两大属性,统筹本科招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书院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教务管理等教育内容。而各专业院系则继续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
二是从2012年9月起,2011级和2012级全体本科生将按照不同的学科大类和专业,分到复旦学院下设的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大书院。即从2011级复旦本科生开始,都将有完整的四年“书院生活”,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挑选、更换不同风格的住宿书院。
陆昉介绍,“住宿书院制”是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支点之一。“书院既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也是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更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
“住宿书院制”十分强调“师生共建”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本单位。学生们将自主选举产生、运行管理委员会,下设各职能委员会,协助书院院长和教师开展工作。“以后从各个书院毕业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跨学科素养、人际沟通和社会领导能力都不容小觑。”陆昉说。
据悉,为了打造各具特色的住宿书院氛围,复旦还请出了五位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担任书院院长,他们分别来自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五大学科领域。院长将系统负责各住宿书院的学术文化建设,以主题活动、研讨班和特色课程等形式,与本科生“亲密接触”。■俞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