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医疗广告泛滥的背后》一文引起宝山城市工业园管委会的高度重视。该管委会立即会同区内卫生等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并于28日下午召开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记者了解到,在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的同时,相关部门除了将在该园区设立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外,还调整了大场镇医疗单位的布局,并有望减免外来务工人员看病的挂号费和诊疗费,切实解决园区工人看病难问题。
关键词:“双非”
回访:广告被涂抹干净
5月28日下午,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管理委员会邀集宝山区卫生局、卫监所、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园区农村社会事业部等近十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就《黑医疗广告泛滥的背后》一文提出的问题展开座谈。
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管海燕告诉记者,有关报道提到园区五星村李家宅非法医疗广告,他们当时就高度重视,区卫生局局长以及卫监所相关负责人专程前往查看,发现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于是现场办公,当即对村中非法医疗广告进行清理拆除,并组织开展两次打击非法医疗的专项行动,从而使“双非”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宝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施为利所长表示,目前宝山区常住人口大约有19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不到90万,呈倒挂趋势。虽然该区卫生部门一直对非法行医活动持高压打击态度,几乎每周都要进行相关的行动和宣传活动。
但是,由于外来人员收入低,社保不全,对黑医疗危害认识不足等,还是给卫生部门打击非法医疗广告和非法行医行动,带来很大的压力。
施为利说:“目前,我们采取‘六区联动’机制,同嘉定、普陀、闸北、杨浦等接壤区县开展合作,打击‘双非’活动。对非法行医人员进行联网通报,协同查处。同时,我们建立完善的联勤机制,发动全区1000多名协管员天天排摸,对‘双非’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给非法行医人员任何活动的空间。”
日前,记者在五星村李家宅回访时,看到墙上的医疗广告基本被涂抹干净。在村中卖菜的一名摊主告诉记者,最近园区工作人员经常到李家宅来,“他们涂抹墙上的电话号码,叫我们不要相信黑医生,不要找黑医生看病。”
值得一提的是,在村中心的公厕旁,有一间空房子,里面专门住着一名园区聘用的综治人员。综治人员很警觉,对于一些陌生人,主动上前询问。园区综治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正在下大力气,派专人蹲点整顿园区的治安环境,让非法行医等不法行为远离园区。”
关键词:就医
改善:新增两个卫生服务站点
宝山城市工业园在大场镇区域内,在大场镇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常住人口有30多万,但在目前的医院布局上,只有一家二级乙等医院、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和乡村卫生室。为了满足外来人员就医的多元需求,该区卫生部门引入社会资本,在大场镇开设了三家民营医疗机构。
“宝山城市工业园是在三星村和五星村的行政区划内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该区卫生局罗文杰副局长告诉记者,按照市卫生局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常住人口达到5万-10万,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需要满足常住人口1万-2万人的要求。而该工业园区常住人口不到两万,在建设好原有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外,他们计划在园区北面专门为园区职工,新增两家3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这样一来,从理论上可完全满足园区工人的医疗需求。”
园区管委会管海燕副主任介绍,根据《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在园区北部尖头村地块,有专门由于社会服务设施的用地。目前该地块正在建设一些楼盘,园区管委会会在场地以及相关配套上,将给这些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大力协助。
“目前,我们在园区有三星村和五星村两个卫生服务站。”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鸿兴主任说,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到服务中心路程确实有点远,交通的确不便,外环线修建后,就更不方便。“我们正在下大力气,完善两个服务站的相关设施和人员配置。在人员配置上,保证两家站点均有医护人员常驻。在药品供应上,我们都是通过正规渠道招标的,有相当严格的准入制度。”
据罗文杰副局长透露,除了建设卫生服务站进行基本服务外,为方便园区工人看大病急病,他们还对大场镇唯一一所二级乙等医院大场医院进行了搬迁改造。在改造中,为了解决报道中反映的园区看病难问题,已经将规划中的院址北移4公里,靠近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向工业园区进行了偏移,建成后离工业园区只有5分钟车程,医院规模也由原来200张床位扩大到400张。据估计,该医院今年10月左右将投入使用,届时将大大缓解园区工人及周边居民看病难问题。
关键词:费用
改变:将减免挂号费诊疗费
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学历等条件限制,园区大多数工人只能办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这张卡在上海任何医院都不能用来结算,只能到指定的药房买药。农民工到正规医疗单位看病,基本上都是自费的,即使买药也要承担挂号费和诊疗费,从而增加了他们享受医疗服务的支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双非”留下了空间。
施为利所长说,为了使外来人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均等化,该区卫生局正在跟相关部门沟通,计划免收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看病的挂号费和诊疗费,目前,非户籍人口在上海的一级医院看病,都要收取7元诊疗费。
“我们正在跟相关部门协调,为符合条件的外来从业人员减免该项费用。”罗杰文副局长向记者证实,该措施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组织加快落实之中,“基本上只存在收费系统调试问题了。”这项政策的实施,从费用上解决一些园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看病难问题。
施所长表示,针对宝山城市公园区“双非”问题,他们卫生管理部门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努力为外来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外,还将从宣传入手,加大宣传力度,让外来从业人员了解非法医疗的危害,引导他们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就医买药。
施所长说,现在很多外来工,都是找老乡看病,只图便宜,只图熟人,对于消毒、用药等方面的安全,根本不管不顾,这个病或者碰巧看好了,有些病又发生了,所以多方联动,多面入手,疏堵结合,从而根治黑医泛滥的顽症。目前印刷了多个版本的宣传资料,除了在有关公共场所张贴发放外,还在商场等重要场所摆摊宣传。
关爱职工健康保证
园区可持续发展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管海燕副主任说,他们要把媒体报道作为动力,除了在园区坚持不懈地打击“双非”活动外,也把关心园区职工身体健康作为重要工作,从管委会到每一个企业,都要非常重视。“我们认识到,职工身体健康,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每年都会协同卫生等相关部门,进行打击‘双非’专项行动,先后在园区打掉7家非法行医点。园区不可能成为孳生‘双非’的窝点。”管海燕副主任说,相关文章发表后,他们迅速行动,对两个行政村的出租房屋进行全面排查,掌握租住人员的基本信息,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同时,还在祁连地区人口比较集中到地段设点宣传“双非”的危害性。
管海燕副主任介绍:“关心园区工人健康是我们常态化的工作。”我们每年都在工人中间开展卫生知识讲座,专门从外面聘请专家到园区来,向工人们讲授职业病预防、艾滋病防控以及日常卫生保健常识。积极联系区内相关卫生单位,到园区开展义诊以及健康咨询活动,让医疗“大篷车”下厂区进车间送健康。
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杨爱丽告诉记者,管委会相关部门还特别开展关注女职工活动,从她们的到婚恋到健康等方面,都进行科学指导。
管海燕副主任说,园区在不断发展,很多工作我们也在不断摸索,不断完善,“解决园区的配套问题,还需要多方联动,合力突破。”